本帖最后由 Struggle丶雷 于 2016-5-15 21:27 编辑
刚开始听的是刘欣老师的课,但是因为断断续续,所以内容了解的不全面也不连接,后来听了唐昊老师的课才把知识连贯起来,一个小小的意外,无伤大雅,转入正题好了
哈喽,分割君...
水景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?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个基础结构,要么是砖基础,要么是钢混结构,所以说,不是砖就是钢混(在说废话...)。那么到底我们水景用什么结构呢?答案就是——钢混结构。
为什么我们需要用到钢混结构呢?
一,水是有重量的,而基础是拿来承重的,而能承受大重量的基础莫过于钢混了;二,钢混结构有防水的功能。
所以说,钢混结构是毋庸置疑的。那么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做混凝土吗?不,这当然不是,是所有接触水的地方才需要做我们的钢混结构,这能有效的降低我们的工程成本,没接触到水的地方,我们还是用上我们的砖头吧。当然了,如果你是土豪,可以全做成钢混结构,毕竟牢固嘛... 做了钢混结构,是不是就能妥妥的不漏水了呢?答案是否定的,做完钢混,我们还需要一层水泥砂浆找平层,而在这个找平层中,我们就能把我们的防水涂料上在我们水泥砂浆中,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说起这个基础,真是无奈。当时我觉得把我的水景基础连在一起做,能让施工简单些,也算一个方便施工的做法。 事实上,这的确能方便施工,毕竟全部基础一起打了的确是比基础分开一段一段打来的方便。但是忽略了一点,水景的水深如果没有特别要求,其实只需要做的差不多深就行(这个数值,真没办法确定,毕竟唐老师说的,活学活用,我们是学设计的,不是一个绘图员,生搬硬套的)。毕竟人也看不到里面去,做太深了纯属浪费(想想自己当时一层做了800,二层做了1400,真是丢死人咯,1400都差不多一个儿童游泳池的深水区了),知错能改善莫大焉,现在的我是懂了。
这个还是基础的水景做法,还有那些自然式那些水景的结构,我还是要在后面吃透才行。
|